Wednesday, August 12, 2009

發表的人類學的文章


孫寶鋼發表的人類學的文章
魚池盆地的史前文化,人類與文化,第一期,頁22-23,臺大考古人類學會,中華民國六十一年十月,臺灣,臺北。
魚池鄉的史前文化,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七十、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,頁303-326,張光直編,中華民國六十六年五月,臺灣,臺北。
集集洞角長山頂二遺址發掘的意義,中國民族學通訊第十五期,頁26,中國民族學會,中華民國六十六年,臺灣,臺北。
洞角與長山頂試掘報告,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第廿五卷73-142頁,中華民國七十一年。
莊後村龍泉村山腳遺址試掘報告,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第廿卷197-244頁,中華民國六十六年。
電腦在考古研究的實際應用—現在與將來,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第廿五卷235-260頁,中華民國七十一年。
dBASE III與Lotus 123對考古學的應用,1-70頁,人類學研究:慶祝芮逸夫教授九秩華誕論文集謝世忠、孫寶鋼主編,南天書局,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三月,臺灣,臺北。
臺灣東海岸麒麟遺址出土器物的初步研究 ,216-246頁,臺大考古人類學刊六十六期,臺大人類學系,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,臺灣,臺北。
幾個原始部落社會控制的例子,東海社會學刊第六期73-75頁,東海大學社會系,中華民國六十三年六月,臺灣,臺中。
一個民間扶鸞的描述,東海社會學刊第八期18-21頁,東海大學社會系,一九七六年六月,臺灣,臺中。
再談童乩,東海社會學刊第九期6-9頁,東海大學社會系,中華民國六十六年六月,臺灣,臺中。
樹祭:汎靈崇拜的一種,家鄉雜誌,六、七月號,第一卷第四、五期,24-27頁,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七月一日,臺灣,臺中。
靈媒---童乩,家鄉雜誌,六、七月號,第一卷第四、五期,24-27頁,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七月一日,臺灣,臺中。
土地公:民間供奉的福德正神,家鄉雜誌,九月號,第一卷第七期,60-61頁,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九月一日,臺灣,臺中。
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s in Archaeological Study: Survey of Computer Use and Seriations,Quarterly Journal, Taiwan Museum 35(1,2):1-74, Taipei, Taiwan, June 1982.
Scapula System: A Computerized Retrieval System for Archaeological Data from the Upper Wabash Drainage,Quarterly Journal, Taiwan Museum 38(1):1-41, Taipei, Taiwan, June 1985.
Scapula System: A Computerized Retrieval System for Archaeological Data from the Upper Wabash Drainage,Quarterly Journal, Taiwan Museum 38(2):159-222,Taipei, Taiwan, December 1985.
思與言雜誌譯文:
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ical flotation techniques,Thought and Word, Taipei, Taiwan, Vol. 12, No.1, May, 1974.
Animal behavior and the nature of man,Thought and Word , Taipei, Taiwan, Vol. 12, No.2, July, 1974.
Variation in man: race, culture, and individuality,Thought and Word , Taipei, Taiwan, Vol. 12, No. 4 , November, 1974.
Man i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,Thought and Word , Taipei, Taiwan, Vol. 12, No.5, January, 1975.